提起马加爵可能各位同学可能并不是很熟悉,但是提起2004云大凶杀案有很多同学应该都有所耳闻。那个不该发生的血案。 这曾经在我们的心理产生过不小的冲击事件.
马加爵(1981年5月4日-2004年6月17日),男,汉族,广西南宁宾阳县人,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户籍地为广西宾阳县。
1999年至2000年读高中,成绩优异,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被预评为"省三好学生";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4年2月13日晚杀一人,2月14日晚杀一人,2月15日再杀两人,后从昆明火车站出逃。2004年3月1日被公安部列为A级通缉犯,3月15日在海南省三亚市河西区落网;2004年4月24日被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04年6月17日被依法执行死刑。
而川大的凶杀案再次把我们的目光聚集在大学生心理问题上.2010年03月30日晚9:00左右,该校公共管理学院2008级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曾世杰(男)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明远湖边,杀死一名女学生,杀伤2名男学生。案件发生后,曾世杰当即被校园保卫巡逻人员和学生共同制服。目前学校正紧密配合警方对此案开展调查。2名受伤学生经华西医院救治后,已无生命危险。
根据四川大学通报,2010年4月7日晚7时左右,四川大学江安校区18舍8单元601学生宿舍内,经济学院2008级同班同寝室两名本科金融工程男生因琐碎小事不和,其中一男生陈某用手中水果刀伤及另一男生王冲右侧颈动脉血管,王冲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学生陈某已向警方投案自首。目前,学校秩序正常,师生情绪稳定。 该寝室人员已经全部转移,8单元楼梯道血迹冲干,清新剂夹杂着血腥,极其难闻。这也是四川大学既3月30号之后,短短九天内发生的第二起恶性案件。
看完上面的资料,不知道大家的感想是什么,是不是一下就觉得心理不健康的人真的太可怕了。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心理健康,你对心理健康又有什么理解。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对作为天之娇子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卫生的概念延伸过来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卫生则是指一切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人一生中,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会遭遇一系列新的问题,都会遇到一些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新矛盾,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人类成长智慧启示我们:成长中的矛盾,正是推动我们进行新的学习、获得新的适应能力的力量。本篇将择要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问题。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健康观、人生观,能掌握正确理解社会、文化与自我的方法,学会有效筹划自已的大学生活,尽快适应环境,接受新的挑战,以清醒的认识、积极的心态、顽强的意志走上成才之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我们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更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精神。那么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我总结了以下两点: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