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篇研究(杨静等)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全面收集了我国抽动症患儿的预后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最终纳入7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抽动症患儿预后不良的比率为32%。,95%置信区间(0.18,0.57),复发率为32.37%。影响抽动症患儿预后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病情严重程度、既往病史、共患病和病情反复频数为较为一致的影响因素。我国抽动症患儿预后情况和国外研究报道的数据类似,约2/3的患儿在成年以后症状缓解,同时预后的影响因素中合并共患病、精神或神经疾病家族史及抽动症程度等危险因素与国外报道的数据也类似。抽动症患儿预后与抽动严重程度相关,患儿病情处于较轻症状时,其学习状态和社交能力未受到影响,能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不依赖药物治疗,并可以自愈,但病情呈现中度或重度时,严重影响学习、生活和社交能力,所以预后较差。合并共患病也会加重抽动症患儿的治疗负担,增加治疗难度,影响患儿预后,家族病史也是从遗传学角度出发,影响抽动症患儿预后的重要因素。在纳入研究中,3项研究随访时间不清楚,仅有2项研究随访时间超过2年,故在未来研究中有必要开展长时间的随访研究,以更好地观测抽动症患儿的预后情况。在探索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中,仅2项研究考虑了混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和采用多因素分析,其余研究均只采用单因素分析,会对结果的真实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虽然神经生物功能障碍可导致抽动症,但较多研究显示抽动症的表达会因体内或体外的偶然刺激而加重或减轻,因此及时控制抽动症状、减少患儿躯体不适、心理负担、纠正患儿不良行为和情感,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和防止严重精神疾病的发生。所以不仅要针对患儿开展相应的干预,也要改善家庭环境,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以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我国抽动症患儿预后良好,病情严重程度、既往病史、共患病和病情反复频数为影响预后情况的原因,但整体研究样本量不大和研究质量不高,建议未来研究中开展大样本、长时间的多中心研究,进一步探索抽动症患儿预后情况和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