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曼荼罗象征
2019/3/18

曼荼罗象征属于人类最古老的宗教象征,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我们在所有的民族和所有的文明中都能发现曼荼罗,甚至贝勃罗印第安人的沙画中也不例外,但东方的,尤其是藏传佛教的曼荼罗也许是艺术上最完美、最有表现力的。密宗瑜伽选择曼荼罗图像作为冥想的工具。这些图像的“中心往往是一个宗教地位最高的形象,要么是湿婆,要么是佛陀,所以它们在宗教礼... 详细信息
情结
2019/3/18

意识层面最容易看得见的现象是症状和情结。症状可以定义为能量流动受阻造成的淤堵现象,从身体上和心理上都能加以识别。它是一个“预警,表明意识层面有某些重要的东西发生了偏差或缺失,现在是时候拓展意识了”,也就是要消除淤堵,但我们预先说不出淤堵的具体位置以及哪条道路能通往这个位置。 详细信息
人格动力
2019/3/18

荣格认为人格动力推动人格的发展。他认为心灵的能量来自外界或身体,但一旦外界能量转化为心灵的能量,就由心灵来决定其使用。心理能量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不是性本能。他借用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原则来解释心理,即能量在心理结构中可以转移,并且可以把某一结构的部分特征也转换过去。荣格的人格动力说包括以下几点。 详细信息
人格发展
2019/3/18

荣格认为,心理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个性化,其中要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他早年把人生划分成四个阶段:(1)人生第一年;(2)童年期到青春期;(3)青春期到整个成年期;(4)老年期。 详细信息
人格类型
2019/3/18

首先,荣格把人的态度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类型。内倾型人的心理能量指向内部,易产生内心体验和幻想,这种人远离外部世界,对事物的本质和活动的结果感兴趣。外倾型人的心理能量指向外部,易倾向客观事物,这种人喜欢社交、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具体事物感兴趣。 详细信息
IAAP
2019/3/18

分析心理学的建立起源于瑞士精神病医生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的工作。分析心理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全面的关于人类心灵的模式,其包含一个改善精神健康状态和促进人格成熟的心理治疗方式,和一个可广泛适用于社会和文化问题的理论知识体系。 详细信息
心理倾向
2019/3/18

一个人归属于哪种心理功能的类型,这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学指标,但这个指标还不足以描述此人的心理特征,我们还必须确定他的基本心理倾向,也就是他对内和对外所采取的反应方式。荣格定义了两种不同的心理倾向:外倾与内倾。心理倾向是个人在面对内外两方面的客体时,表现出来的反应姿态,它决定了行为方式和主观体验,甚至还决定了无意识的补偿行为,它是... 详细信息
心理原型
2019/3/18

荣格认为,个人的人格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个人、民族的历史经验对人格的形成是有影响,但更重要的是人总是为未来的目标奋斗,从而达到人格各方面的和谐和完善,荣格把它称为自我实现。 详细信息
意识与无意识
2019/3/18

荣格所说的心理指的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谓的“内心”,它还指所有心理过程组成的一个整体,包括有意识的过程和无意识的过程。按他的说法,内心只是某种“局限于一定界限之内的功能复合体”,而心理则更为广博、深远,它由意识与无意识两个区域组成,这两个区域的特性既彼此对立又彼此互补,而我们的自我则兼涉两区。 详细信息
阴影
2019/3/18

阴影是我们的“另一面”,是我们的“黑色兄弟”,虽然不可见,但它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属于我们的完整人格。“有生命的东西要有阴影才能显出立体形态,没有阴影它只能是一个平面假象。” 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