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荣格抽动症心理行为干预中心
临床研究
曼荼罗象征

  曼荼罗象征属于人类最古老的宗教象征,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我们在所有的民族和所有的文明中都能发现曼荼罗,甚至贝勃罗印第安人的沙画中也不例外,但东方的,尤其是藏传佛教的曼荼罗也许是艺术上最完美、最有表现力的。密宗瑜伽选择曼荼罗图像作为冥想的工具。这些图像的“中心往往是一个宗教地位最高的形象,要么是湿婆,要么是佛陀,所以它们在宗教礼拜仪式中绝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的中世纪也有很多曼荼罗,圆圈的中心往往是基督,四位福音书作者或他们的象征位于四角。各种文明对曼泰罗象征的高度重视与个人曼荼罗象征的重要意义是完全匹配的,它们同样也有“形而上”性质。荣格研究了十四年才敢解释这些象征,而今这些象征成了最重要的心理体验,他向接受他指导的人打开并传授了这个领域。

  曼荼罗独特的象征表现形式处处都显示出同样的规律,图像元素呈现典型的对称排列。所有的图像元素都在一个圆圈或多边形中(往往是四边形),象征“完整”,这些元素都与一个中心发生联系。很多图像元素都是花形、十字形或轮形,其数量明显倾向于四个。“从历史经验看,曼泰罗追求的绝不是稀奇古怪,而是秩序。”

  如果把所有这些曼荼罗理解为已经完全实现了的个性的“写照”,是心理成对的矛盾成功统一的反映,那就大错特错了。这还只是一个草案,是与最终的完整目标多少有些接近成功的预备阶段。由于人的局限性,完整永远只能是相对的,它是个意愿目标,坚定不移地追求这个目标是我们的命运,也是我们最崇高的使命。原则上说,整个个性化过程中都可能出现曼荼罗,如果因为出现了曼荼罗,就断定当事人已经达到个很高的发展程度,那是错误的。由于心理的自我调节倾向,曼荼罗总是出现在意识领域“混乱无序”的时候,这时需要用它发挥补偿作用。曼荼罗的数学结构简直就是“心理整体原始秩序”的写照,所以被用将混乱转变为有序,因为这种图画不仅能表现秩序,而且也能导致秩序。东方人默视曼荼罗形式的冥想图像,就是为了在冥想的人心中建立内秩序。分析对象的个人曼荼罗当然永远不可能像东方曼荼罗那么完美、精致、和谐,东方曼荼罗的和谐是“精雕细琢的和谐”,那已经不是即兴创作,而是炉火纯青的艺术作品了。这里引用个人曼荼罗,只是为了表明它们有相同的心理基础,呈现相同的规律。它们都是东方人所说的“道”的写照,西方人的任务是统一内外矛盾,了解原始天性的力量,将自己的人格塑造成结构完整的整体,而其中就用得着这个“道”。

  虽然人们普遍都说不上来自己所画的曼荼罗有什么意义,但还是为之着迷,觉得曼荼罗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影响力。“曼荼罗中隐藏着古老的魔力,因为它就起源于‘保护圈’‘魔圈’,很多民间习俗都保留了这种魔力。这种图像的目的很明确,中心是内心人格的神圣区域,围绕中心开一条沟,以防止‘外泄’,或者用辟邪的手段防止外界的干扰。”所以,东方人把“金花”放在曼荼罗的中央,西方的患者也同样如此使用,金花也被称为“天宫”“极乐世界”“无边之国”“建立意识和生活的圣坛”。图像的圆形形状象征循环,循环“不是单纯的圆周运动,其意义一方面是隔离神圣区域,另一方面也是专注于中心;日轮开始运转,也就是太阳被激活了,开始顺着轨道行进,换句话说,道开始作用,并取得了主导地位”。道究竟是什么意思,很难一言以蔽之,卫礼贤把它翻译成“意义”,有人把它翻译成“道路”,有人甚至把它翻译成“上帝”。“如果我们把‘道’理解成统一分裂事物的方法或意识途径,那么我们也许就接近了这个概念的心理学意义。”

  “通过中间道路统一对立矛盾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内心体验,可惜由于这方面的文明缺陷,我们的西方精神还没有为之找到一个合适的概念,更别提找到一个可以配得上中国的‘道’的名称了。”心理学上大概其地可以将这种循环定义为“绕着自己转圈”,人格的方方面面都会因此受损。心理学上将这种循环运动与意识体验到的个性化过程同等看待,它永远不能“制造”,只能“被动”体验,也就是说,心理事件是自己发生的。“循环运动也有其道德意义,它能激活人性中一切光明的和黑暗的力量,并激活心理中无论何种形式的正反矛盾,这意味着通过自我孵化获得自我认识。处处圆满的柏拉图式的人符合人类对完人的原始想象,其中所有的对立矛盾,包括性别的对立,都能得到统一。”两性"合体。

  “意识中的意志不能完成这种象征性的统一,因为意识是一方当事人,另一方是集体无意识,它不懂意识语言,所以它需要有魔力的象征,象征包含质朴的类比,能用自己的语言对无意识说话……其目的是将一次性的当下意识与远古时代的生活联系起来。”曼荼罗象征是从内心深处出现的,这是一种自发的现象,效果却可能是惊人的,它能引导我们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心理问题,使内心人格摆脱各种情感和思想的胡搅蛮缠,由此实现本质的统一,我们有理由把这种统一称为人在超越阶段的重生。

  “关于荼罗象征,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就是,它是一种独立的心理事实,其外在表现一直在不断地重复,处处都一样,它就像某种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终极意义我们还一无所知。”

友情链接
苏黎世荣格学院洛杉矶荣格学院加拿大荣格学院巴西荣格学院澳大利亚荣格学院比利时分析心理学会巴塞罗那荣格学院墨西哥荣格社会学院立陶宛分析心理学会俄罗斯分析心理学会意大利分析心理学协会新墨西哥荣格分析师协会比利时精神分析学院荣格分析师协会英国荣格分析协会分析心理学家协会分析心理学家独立小组安大略荣格分析师协会科罗拉多荣格研究所西雅图荣格研究所旧金山荣格研究所南加州荣格研究中心芝加哥荣格分析师协会达拉斯荣格分析师协会荣格精神分析协会格鲁吉亚荣格分析师协会新英格兰荣格分析师协会意大利分析心理学研究所西班牙分析心理学会纽约荣格学院匹兹堡荣格分析师协会智利分析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委内瑞拉青年分析协会华盛顿荣格分析师协会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美国心理学会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协会加拿大心理学会南非荣格分析师协会奥地利分析心理学学会
荣格心理吕老师的小助手
微信号:qdrgxl
联系我们
中国·青岛·市南17667657613(微信同号)青岛荣格抽动症心理干预中心
Copyrights 青岛荣格抽动症心理行为干预中心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16712号-1 Jungin.cn All Rights Reserved.